会理县人民政府
会理概况
会理简介

? ? 会理古城位于凉山州南部,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,总人口40多万人,是座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,现为省级文化名城。县城四面环山,气候温和,四季如春,素有"小春城"之美称,是全县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中心,距西昌市185公里。

  会理县于西汉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置县,至今已有2117年的历史,县城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;现存会理古城建于明初,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,有保存完好的元至明代建筑1处,清代建筑7处,其中会理县城北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会理古城保护与开发面积1.02平方公里,按照“修旧如旧、保持原貌,体现特色、提升品位”的原则,采取政府主导,市场运作,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;古城建筑为明清风格,同时充分体现会理所独有的川滇文化特征。

  会理古城主要景点有:钟鼓楼,在城内十字大街,建于清雍正12年,总高22米。钟鼓楼雕梁画栋,朱柱挺拔,镂空雕花,做工精细,造型优美,十分壮观。

  

[详细]
人文历史

  会理古代为邛都国地,据清《会理州志》记载:“会理州在唐虞时荒远难稽,禹贡为梁州之城,至周末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,始有其地”。秦灭蜀后,会理实际已置县,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

  遣司马相如开灵关道,通西南夷,建会无县属越嶲郡,是会理有文字记载的建制之始,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。

  1992年,会理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。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,保护好一个古城,建设好一个新城。”会理县委书记李宁一告诉记者,“十二五”,会理计划围绕打造南部区域中心城市、南部区域金融中心和南部区域物流中心三大中心,推进县城+黎溪等9个重点集镇建设,修缮古城风貌,建设南北新城,实现城市改版升级,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,把会理县城建成国家生态文化名城。

  国务院于2011年11月2日正式批复、11月8日正式发布公告,将会理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会理县成为中国第118个、四川省第8个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在四川省的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(成都、阆中、宜宾、自贡、泸州、乐山、都江堰、会理)中,会理县是获此殊荣的唯一县城。

  

[详细]
经济发展

  综合

 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(预计数,下同),增长12%;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.5亿元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5元,增长9%;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5元,增长14%。

  第一产业

  2008年,会理县粮食产量达到27.06万吨,增长6.01%;烟叶产量达到70.08万担,增长52.2%,烟农收入5.57亿元;全县石榴产量7.74万吨,果农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;肉类总产量达到9.15万吨,增长12.1%;大力实施林业“4+2”工程,种植麻枫树12万亩,实施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3万亩,天保工程常年管护森林302万亩;编制南亚热作经济带发展规划,启动建设省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9个;兑付国家财政惠农补助资金5322万元;全年劳务输出2.8万人,实现劳务收入2.5亿元。

  第二产业

  2008年,会理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1.64亿元,较2007年增长90.51%。“六路一桥”建设推进,3条通乡油路基本完成;全县年末耕地面积3.894万公顷;投入资金2.79亿元,完成水利工程1713处;大海子水利工程在省政府下达封库令后,前期工作进入移民规划阶段;加快城河一、二级电站开发和大草坝电站技改立项工作,加快鹿厂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,黎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入使用;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.76亿元,较2007年增长25.82%;贷款余额12.45亿元,较2007年增长22.49%;此外,农机、气象、油运、火工产品等要素服务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效。

  第三产业

  2008年,会理县石榴文化广场等9个工程竣工投入使用,公园路片区改造等7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;春天花园小区商品房开发首期项目等竣工投入市场;加快推进石榴一条街、九榜农特物流交易中心等市场基础设施建设;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;第三产业健康发展,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.08亿元,较2007年增长29.8%。

[详细]
电话:0834-5622691 | 郑重声明
网站地图
四川省会理县人民政府主办 网站标识码:5134250004 建议您使用IE6.0以上的版本
会理县政府法律顾问:刘福兵 蜀ICP备06014167号